当前位置:主页 > 堪舆传奇 > 文豪三苏家族的风水传说--苏洵衣冠冢
文豪三苏家族的风水传说--苏洵衣冠冢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2-15 16:16[大 中 小]

三苏坟

苏洵衣冠冢

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和其子苏轼(号东坡)、苏辙(号颍滨),历史上称为“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四川峨眉是“三苏”的生地,河南郏县峨眉是“三苏”的葬地。岁月悠悠,900年过去了,三位宋代文学家就长眠于这芳菲馨逸的峨眉两山之间,8月20日下午,初秋细雨中,带着对三苏的景仰之情,我们前往三苏园。

邀明月共江水颂三贤

下洛界公路往北,行数公里,经过新修的三苏园牌坊,一条翠柏甬道便通向广庆寺。甬道东侧便是刚刚竣工注水的东坡湖,湖水碧波荡漾,游人在岸边漫步,孩子们站在龙头注水处和瀑布处嬉戏玩耍。湖面呈“3”字形,根据地势高低,设上下塘,用瀑布隔开,似断似连,下塘内有一小岛。湖边堤岸除植有常绿苗木外,石狗、石狮、石兔等动物石雕围湖一周,增添了不少情趣。据了解,为了表示对东坡先生的纪念,东坡湖的设计颇费了一番心思。东坡湖湖面看起来像个硕大的耳,寓意东坡先生的聪慧;湖面和近滩占地66亩,正好是东坡先生的阳寿66岁;湖内小岛总面积约1102平方米,小岛到堤岸的距离为6.25米,这与东坡先生葬郏的时间(1102年6月25日)正好吻合。

踏进广庆寺,苍劲的古柏、青翠的竹林让人眼前一亮,幽幽的古筝弹奏声从竹林中传出,如行云流水般轻抚着你的耳膜,古韵在院内萦绕。广庆寺建筑风格独特,最明显的特征是一进三院、寺祠合一,据说,这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广庆寺寺小名气大,与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与三苏坟有着密切的联系。苏东坡一生坎坷,与佛家来往密切。他一生多次过往此地,每次经过便折道广庆寺与僧人叙谈。到了晚年,东坡甚至给自己起了两个佛号叫“行脚僧”和“苦行僧”。东坡死后,宋高宗为广庆寺赐名,寺院僧人四时守护坟院,每逢春秋大祭和苏轼兄弟的祭日,都要为他们的亡灵超度、安魂。

 伴着瑟瑟琴声,我们来到了三苏祠堂前。环顾院内,游人成群结伴,一行3游客正在仔细观看堂前的碑刻,问后得知他们来自沈阳。其中的一位李先生说,他们到平顶山办事,得知“三苏”盛会将开,专程赶来瞻仰“三苏”的。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告诉记者,她是郏县广阔天地乡的农民,以前来游过三苏园,现在要开盛会了,想看看有什么新的变化。

祠堂内的三苏塑像距今已有652年的历史了,仍然栩栩如生。

 穿过三苏祠右侧的一个门,便来到了东坡碑林。人们站在碑廊下观赏着书法大家的作品,啧啧称赞。有人激情大发,高声吟唱起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碑林是继湖北黄岗之后在东坡纪念地兴建的一座由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以苏东坡诗、词、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碑林,目前有碑刻300多块。东坡碑林的策划者别出心裁,邀请一百位书法名家以风格迥异的书体将东坡先生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书写一百篇,形成了百家高歌大江东去的宏伟场面,可谓洋洋大观,气势磅礴。

碑林园中的仰苏堂内,来自禹州市的一位民间艺人正在展出他创作的关于苏轼的泥塑作品,这引起了不少游人的兴趣。据这位民间艺人薛明智说,为了给“三苏”盛会助兴,他连续工作28天,终于塑成了一组泥塑作品。他塑的作品“文坛巨龙”,惟妙惟肖。苏轼站在一条盘旋的巨龙身上,一袭长衣,左手握笔,右手捋须,若有所思,也许他还在忧国忧民。为了表示对苏轼的景仰,他还作了两首诗以示祭奠。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宋代文坛豪杰人,多少功绩累瘫身。峨眉柏阴休长梦,墨客不语怕惊魂。

苏轼中年布衣像

翠柏掩映三苏坟 高山仰止垂千古

 从广庆寺出来,抬眼东望,便是一尊苏轼中年布衣像,雕像下面的甬道上有一奇特的回音奇观,站在甬道离台阶十几米的地方,只要一拍手或跺脚,台阶上就会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蛙”鸣声,故又称“金蛙迎宾道”。只见不少游人笑着一试“蛙”鸣。

踏泥泞向北行走,路过苏辙次子苏仲南夫妇墓和梁氏墓,即看到了翠柏掩映的三苏坟院。三苏坟门前所蹲石羊、石马、石狮森严威风,参天古柏高耸入云。步入此处,我们已能感受到三苏坟的幽远森森。古朴典雅的门两边一副楹联:一门三学士如天如日如月,四海五大家无左无右无前。后人对三苏的评价之高由此可见。

走进坟院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石牌坊,坊楣上书“青山玉瘗”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边石柱上一副对联经历史风蚀剥落,依然清晰有力:“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此两句是苏轼狱中写给其弟苏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今日读来,大文豪的铮铮铁骨犹然可闻,但其一生坎坷却不免令人伤感。

往前几步就到了飨堂,飨堂为古代官员拜谒苏坟放置供品的地方。飨堂里四壁镶刻着历代文人拜谒苏轼时写下的祭文。穿过飨堂,三苏坟冢即现眼前。站在坟冢与飨堂间青砖砌成的祭坛上,眼望苍松翠柏掩映下,三座坟冢由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开,东北第一墓为苏轼墓,中间为苏洵衣冠冢,西南为苏辙墓。三座墓前各供有一祭桌,祭桌上有两烛台、一香炉,别无他物,烛台、香炉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得斑痕点点。

这时,我们见到一位前来游览妇人闭着眼睛从祭坛走向苏老泉墓,有人告诉我们,这是她在看看能否摸到苏老泉供桌上的香炉石。此香炉石被视为“摸福石”,当地一首顺口溜这样说:“站立祭坛闭双目,直行向前去摸福,谁能摸住香炉石,万事如意尽是福。据说古代一些学子上京赶考路过此地,总要来此摸一摸,沾点三苏的灵气。”

东坡碑林

 三苏坟院内遍植柏树,郁郁葱葱,参天蔽日,树干却均向西南方倾斜。传说是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遥望家乡四川眉山县。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思乡柏”。而郏县八大景之一的“苏坟夜雨”也产生在此院内。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柏树林中发出一种酷似下雨的声音。清代郏县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夜深人静之时,忽听门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雨景,但屋外不但没有下雨,反而天晴月明。遂写词留念:“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 后人屡试屡验,称其为“苏坟夜雨。”

后记

早在1963年,三苏园已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7年以来,三苏园景区加大了开发建设力度,广庆寺重修了钟鼓二楼,重塑了四大天王、普贤菩萨等塑像,建东坡碑林,今年又开挖了东坡湖,丰富了三苏园的内涵,大大提升了三苏的文化品味。

 而今,三苏园景区沉寂了900年后,终于迎来了它的盛事——纪念苏轼葬郏900周年暨中国第十四届苏轼学术研讨会。盛会来临之际,苏坟村热闹得像过年,村民们备好了丰盛的食品待客。苏坟村村委会主任王铁盘激动地说:“我们村为苏轼守了900年,今天他终于显灵了。”

在苏轼的出生地眉山南面100多公里就是四川峨眉山,雄伟而秀丽的风景让才情四溢的苏轼终生难忘。后苏轼登上仕途后,在回川和任陕西凤翔(今宝鸡)签判时来往都要绕道洛阳龙门,沿山脚、傍河谷、经临汝(今汝州)、郏县,再折转至汴京(今开封)。汝州郏城(今郏县)的两座小山正处这条古道之上。小山“美似家乡峨眉山”,遂名为小峨眉山。

《郏县志》记载:苏东坡“尝爱郏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苏东坡一生坎坷,颠沛流离,长期任地方官,但他一直愿死后归葬乡里。可眉山远在数千里之外,那里父母双亡,别无亲人,举家老小都在外地任官。自己屡遭厄运,天涯飘零,生计困顿,于是他决定找一类似家乡峨眉山的地方作墓地,以遂“水流归海,叶落归根”的夙愿。再加之,小峨眉离京师较近,其兄弟子孙亦多在附近居住或做官,也便于他们将来归葬和祭奠。苏东坡病卒前给苏辙写信道:“即死,葬我嵩山下”。

九子十状元风水發坟:余国定墓催发家族十状元
九子十状元风水發坟:余国定墓催发家族十状
祖坟风水:为什么祖先坟墓与后人息息相关?
祖坟风水:为什么祖先坟墓与后人息息相关
  • Copyright 2006-2007 大唐世纪易学堪舆(www.dtsjfsw.com)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易学文章转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速联系本站
  • 大唐世纪易学堪舆策划 庆云阁易学堪舆择日馆 中国风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现代城A-7
  • 电话:13701123629 邮箱:774529136@qq.com